Skip to content

诗文与风

Primary Menu
  • 发现
  • 诗文
  • 古籍
  • 名句
  • 作者
截图
作者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查看其作品]
唐代, 四大边塞诗人

介绍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网友提供,原作者无法考证,仅供学习参考

婚姻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网友提供,原作者无法考证,仅供学习参考

人物生平

身世之谜
  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做官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为官不顺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赋《九日送别》、《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

遭疾终去
  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1、李希泌. 盛唐诗人王之涣家世与事迹考[J]. 晋阳学刊, 1988(3):97-103

墓地

  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近日,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王之咸的墓志记载,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过瀛州文安县令;父亲名叫王景,曾做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做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被贬为淄川郡司士。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死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于洛阳北邙山。

  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茔。

  据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赵跟喜介绍,志文记载,王之涣家族原籍山西太原,死后最早葬在洛阳的为王之涣的祖父王德表。王德表晚年住在洛阳,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一子名字不详,另外四子分别叫王昱、王洛客、王景和王昌,死后也都葬在洛阳。王之涣为王昱的儿子。目前,千唐志斋博物馆共收藏有王氏家族七方墓志,王洛客的墓志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王之涣的墓志出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现藏南京博物院。

网友提供,原作者无法考证,仅供学习参考

猜您还喜欢

  • 梁佩兰

  • 陈恭尹

  • 唐时

  • 龚鼎孳

  • 陈恭

文章导航

元稹
王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诗文

唐诗三百古诗三百宋词三百宋词精选古诗十九诗经楚辞乐府小学古诗小学文言初中古诗初中文言高中古诗高中文言写景咏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雨写雪写风写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树月亮山水写山写水长江黄河儿童写鸟写马田园边塞地名节日春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怀古抒情爱国离别送别思乡思念爱情励志哲理闺怨悼亡写人老师母亲友情战争读书惜时忧民婉约豪放民谣古文观止

作者

唐宋八大家初唐四杰南宋四大家建安七子大李杜小李杜元曲四大家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竹林七贤酒中八仙苏门四学士吴中四士大历十才子汉赋四大家宋四家元嘉三大家前七子后七子公安三袁南朝三谢文章四友三曹永嘉四灵岭南三家江右三大家江左三大家晚清诗界革命二巨子南袁北纪皮陆三苏南施北宋南朱北王二程苏黄苏辛苏李元白刘白高岑王孟温韦沈宋苏梅四大边塞诗人济南二安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刘禹锡王维李商隐纳兰性德杜牧陆游陶渊明孟浩然元稹李煜柳宗元岑参韩愈王安石欧阳修齐己贾岛韦应物曹操温庭筠柳永刘长卿李贺曹植王昌龄张籍孟郊皎然贯休许浑罗隐杨万里陆龟蒙张祜王建韦庄诸葛亮范仲淹王勃姚合晏殊屈原卢纶杜荀鹤岳飞周邦彦晏几道钱起韩偓皮日休秦观吴文英朱熹高适方干马致远李峤赵嘏权德舆皇甫冉左丘明刘辰翁郑谷黄庭坚贺铸赵长卿张九龄卓文君戴叔伦司马迁周敦颐文天祥张说张炎郑燮程垓朱敦儒吴融白朴刘克庄李端司空图顾况张乔马戴吴潜张孝祥韩翃郦道元陈著宋之问贺知章王之涣

古籍

论语史记周 易易传孟子左传大学中庸尚书礼记周礼仪礼庄子老子孟子墨子荀子列子管子吴子 素书孝经将苑六韬反经冰鉴论衡智囊汉书后汉韩非淮南尉缭山海三字百家千字鬼谷伤寒商君战国三国司马逸周搜神金刚地藏弟子菜根水经孙子三十资治续资黄帝本草了凡梦溪世说天工文心吕氏孔子颜氏孙膑笑林百战公孙声律

诗文与风

Copyright © Shiwen.fu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4061779号